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血液”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18 秒)
神经退行性疾病也称为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轴索变性或损伤是其主要特征,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在既往的研究中,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β(Aβ42)、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协助诊断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荣获“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
临床血液学杂志;湖北;十大名刊;
2020/12/25
2020年12月24日,经湖北省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湖北省期刊协会举办的第十一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和第七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协和医院主办的6种医学期刊均受到表彰。

血液检测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图)
血液检测 预测 阿尔茨海默病
2019/4/12
目前,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可用于精准监控阿尔茨海默病首次出现症状之前的病情发展。

陈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自199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从事临床工作。 1993年晋升为血研所主治医师。 1999年晋升为血研所副主任医师。 200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近10余年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减低预处理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江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中国老年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SFDA新药审评专家;药品再评价中心专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中国免疫学会理事;血液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中国老年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SFDA新药审评专家;药品再评价中心专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
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血液学临床教学中的评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案例教学法 临床路径 临床教学
2017/5/25
探讨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5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临床路径作为教学工具,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口头考试,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APL”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必须完成的实验...
日前,按照《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二五”规划》的统一部署,为构建中国核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国家能力体系,提高国家核辐射应急综合能力,经国家核辐射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研究决定,设立首批8支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以及13支救援分队,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荣为首批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之一。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仪器学课件第十二章 血液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2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血液滤过 脓毒症 Toll样受体2
2012/1/28
探讨应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后,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 方法 将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PHVHF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PHVHF组加用PHVHF治疗,至少持续治疗72 h。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评分与血液学异常相关性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学 活动性指数(SLEDAI)
2010/12/29
目的探讨常用的实验室血液学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将235例住院病例根据SLEDAI评分按病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血液系统损害占68.51%;中重度活动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基本无活动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轻度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均无显著...

科学家发现能将各型血液转换成O型血方法(图)
O型血液 细菌 酶 红血球
2007/4/3
美国权威科学周刊《自然》杂志2007年4月1日报道,美国、丹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1种特殊的酶,可将A型、B型、AB型血液都变成O型血液。医院在紧急状况下或不知患者血型时,通常使用O型血液应急输血,此研发成果未来若大量生产,将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