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同位素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合成化学 无机分离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相关记录662条 . 查询时间(2.258 秒)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力波、袁国文团队联合李绍春教授,在类石墨烯制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利用衬底与石墨烯之间的范德华空间,实现了限域氢化,成功制备出具有精确氢碳(H/C)原子比的单面氢化石墨烯。
青藏高原是印度-亚洲大陆新生代持续汇聚的产物,其如何吸收约4000公里的大陆汇聚量一直困扰着地质学界。基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大陆岩石圈(特别是克拉通)因密度较低难以像大洋板块发生大规模俯冲,因此大陆之间的汇聚主要通过碰撞边界的岩石圈缩短和造山作用实现。这一理论框架下,若缩短量与汇聚量相当,则意味着印度大陆并未发生显著北向俯冲。然而高原构造缩短量的巨大争议使得印度大陆俯冲距离成为学界焦点。尽管地球物...
2025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廖玉河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与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科研人员,报道了酸碱协同催化胺法碳捕集溶剂再生的新路径。该研究发现,固体ZrOxHy催化剂可提升胺溶液中二氧化碳的脱附速率,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表现出2.5倍的二氧化碳脱附增强效果。
2025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范峰滔研究员、李灿院士等在光生电荷转移原位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对固-液界面双电层中紧密层电荷的定量测量,完成了对光生电荷从固相空间电荷区到表界面液相反应的全过程追踪。研究发现,反应溶液环境对于光生电荷的分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控反应环境,团队实现了对反应过程电荷转移的调控,并揭示了光催化反应的更深入的机理。
在量子材料中,轨道作为一种关键的自由度,对低能物理现象和独特性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原子中不同轨道的贡献往往会引发对称性破缺,从而产生诸如强关联材料中的轨道依赖能带重整化、轨道依赖对称性破缺态、轨道选择性莫特转变以及轨道选择性超导配对等现象。例如,笼目超导体AV₃Sb₅(A=K、Rb、Cs)体系是一种多带超导体,展现出一系列丰富而奇异的物性特征,包括Z₂拓扑、对...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黄璞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利用磁悬浮力传感器在毫米尺度上首次实现了对自旋-质量-速度新奇相互作用的高精度探测,将耦合常数的实验约束提升了超过三个数量级。
2025年3月14日“曹化强-Cheetham改良反应(Cao-Cheetham-Modifikation)”或“曹化强-Cheetham反应(Cao-Cheetham reaction)”被收录于两部国际著名有机人名反应专著中。这两部专著为2024年11月21日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有机人名反应:机理及应用》(Namensreaktionen: Eine Sammlung von det...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华大集团,发起了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MEER计划),在深渊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相关成果以“MEER:海洋最深处异常繁荣的生态系统(MEER:Extraordinary flourishing ecosystem in the deepes...
2025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张志荣研究员团队在基于新型空芯光波导激光吸收光谱气体稳定同位素测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气体同位素比值测量的新型中红外增强型空芯光波导的设计与性能分析》为题发表在国际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2025年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崔晓菊副研究员、于良研究员团队在一氧化氮电催化合成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高压-电催化体系,并开发出具有独特三维多级孔结构的整体式Cu纳米线阵列催化剂,实现了安培级电流密度下高效、长寿命的一氧化氮电催化合成氨。该工作为工业废气中一氧化氮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和...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微生物组和矿质元素在野生与栽培唐古特大黄的品质差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唐古特大黄的高品质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开辟了新思路。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增加泥炭地野火的频率,严重威胁多年冻土区泥炭地的碳库。大兴安岭冻土泥炭地是我国唯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泥炭地,位于全球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最南端,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该地区泥炭地与森林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在林火频发的大兴安岭地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林缘部位的重要生态系统,大兴安岭泥炭地在区域林火防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林缘泥炭地火管理已成为森林防火的重要...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类重要的石墨烯材料,具有多种不同于石墨烯的独特性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维材料,在热管理、复合材料等领域已实现工业化应用,在物质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GO的批量制备主要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如Hummers法),即通过石墨与浓硫酸、浓硝酸、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的反应来实现GO制备。该反应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由于大量强氧化剂的使用,在制备过程中存在...
202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单原子Cu分散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电催化剂,并用于硝酸根选择性还原合成氨反应中,团队通过实验证明,调变Cu单原子活性位周边第二配位层之外的微结构,可显著影响其电子结构和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合成氨性能。
大陆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是长时间尺度上调节全球碳循环平衡和维持地球宜居性的关键机制,其不仅控制着地表的物质循环和元素迁移,也影响着大陆风化输出通量的变化。尽管大陆风化通量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含钙镁硅酸盐岩风化输出的物质通量的准确量化和大气CO2消耗对气候变量的反馈仍然未受到有效限制。2025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大陆风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示踪风化作用机制和地表物质迁移转化提供了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