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储能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储能技术相关记录446条 . 查询时间(1.895 秒)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到,强化新型储能等技术,特别是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前瞻性布局。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与市场的强劲驱动双重作用下,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时储能有望成为未来竞争的主战场。那么,我国长时储能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何种长时储能技术将脱颖而出,占据优势地位?未来我们又将面临哪些挑战,需突破哪些发展瓶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专访了在燃料电池、液流电...
华能霍尔巴3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和华能茶巴拉5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日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加上2025年3月29日并网发电的西藏已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西藏近期已有3座光储发电项目建成投运。
“电压稳定、设备运转正常!”近日,在辽河油区钻井现场,一声声信号汇集到长城钻探30678队值班房中,这标志着集团公司首个“光储供”项目试验成功。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光伏绿电+移动供电”替代传统柴油发电,为绿色低碳钻探增添动力。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储能装机规模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增长。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超200%的高速发展之后,2024年储能装机又实现了130%的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已经突破7300万千瓦。
近日,以“聚力促振兴、共谋谱新篇”为主题的辽宁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沈阳市康平县签署中国能建沈阳绿色燃料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日前,广州石化成功产出储能专用炭材料(储能焦),首批产品完成出厂交付,标志着该公司成为系统内首家全部使用进口原油产出储能焦的企业。
2025年2月21日,沧州炼化生产的首批2000吨储能专用炭材料出厂发往下游客户。该产品的成功生产,在促进企业石油焦产品高端绿色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京津冀地区储能专用炭材料生产“零”的突破,为企业创效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2025年2月1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 <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 的通知》,正式向外界公布了《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以及《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案》。
记者2025年2月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消息称,2024年12月31日,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华投资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2024年1月2日,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日前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2024年12月17日,玉门油田玉门东镇2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配套40兆瓦/80兆瓦时储能系统经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评估审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2024年12月10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制氢配储项目储能电站顺利并网。该电站是一座装机容量为12.5兆瓦/50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由3个储能单元构成,是新星公司首个用户侧储能电站,也是中国石化目前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
2024年12月6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油建公司成功中标国家管网储能技术公司的河南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工程联络管道施工项目。这是该公司首次进入国家管网市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