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精细化学工程 酶”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453 秒)

2025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员和孔祥谦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发表题为"DNMT1 inhibition reprograms T cells to NK-like cells with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1通过表观遗传与蛋白质互作双重机制维持T细胞身份的关键...

沈阳生态所在脲酶抑制剂对胞内脲酶及ureC基因影响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图)
酶 活性 资源
2025/2/21
尿素,目前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氮肥之一。实际农业生产中,尿素经土壤胞外脲酶水解成铵的进程极短,导致其利用率较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脲酶抑制剂,能够通过竞争活性位点抑制土壤脲酶活性,达到显著提升尿素利用率、降低环境危害的目的,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先前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土壤胞外脲酶,作为土壤胞外脲酶最主要的来源,土壤胞内脲酶对脲酶抑制剂的响应尚未可知。另外,作...

甾体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生物活性的调控与提升主要依赖于羟基化反应。然而,由于甾体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其分子内C-H键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羟化一直是化学合成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2025年来,P450酶因其在甾体类化合物羟基化方面展现出的潜力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但其活性高度依赖于价格高昂的辅因子NAD(P)H以及氧化还原伴侣为羟基化过程提供电子,这严重限制了P450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RNA去甲基化酶的氧化还原修饰调控番茄果实成熟机制(图)
酶 活性 分子
2025/1/16
活性氧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响应逆境胁迫以及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多种活性氧分子中,过氧化氢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调控干细胞分化、花粉管伸长、气孔发育、果实成熟等植物发育过程,但过氧化氢如何与其他信号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植物发育过程却不甚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国政研究组以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发现,过氧化氢可引起m6A RNA去甲基化酶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秦国政研究组揭示RNA去甲基化酶的氧化还原修饰调控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图)
秦国政 酶 细胞 活性
2025/1/14
活性氧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响应逆境胁迫,以及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在多种活性氧分子中,过氧化氢(H2O2)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调控干细胞分化、花粉管伸长、气孔发育、果实成熟等植物发育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它如何与其他信号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植物发育过程却不甚清楚。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PET解聚酶的β-折叠区域定向改造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塑料 电器 活性
2024/12/17
PET塑料由于其耐用、质轻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器等领域,但大量消费后的PET废弃物对自然界造成巨大压力。PET 废弃物的酶法解聚和回收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可以减少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解决PET积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对PET解聚酶IsPETase进行了广泛的半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提高IsPETase活性与热稳定性,但该酶的工程改造主要集中在由表面的环和α螺旋组成...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PET解聚酶的β-折叠区域定向改造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电器 活性 塑料
2024/12/17
PET塑料由于其耐用、质轻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器等领域,但大量消费后的PET废弃物对自然界造成巨大压力。PET 废弃物的酶法解聚和回收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可以减少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解决PET积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对PET解聚酶IsPETase进行了广泛的半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提高IsPETase活性与热稳定性,但该酶的工程改造主要集中在由表面的环和α螺旋组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大戈惠明团队揭示特殊迭代式trans-AT聚酮合酶的作用机制(图)
惠明 合酶 肿瘤 活性
2024/12/17
Trans-AT 聚酮合成酶(PKSs)是一类能够合成大量结构特殊、活性多样的聚酮分子的酶。这些酶中同时存在多种特殊模块或结构域,如β-分支模块、分支结构域和BV氧化结构域等,可在装配线上直接对延伸的聚酮骨架进行修饰,增加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然而,在trans-AT PKS的非经典催化过程中,单一模块或功能域的迭代使用过程尤为特殊。Lankacidin类天然产物是含大环内酯结构的聚酮肽杂合类天然产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trans-AT聚酮合酶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合酶 生物合成 肿瘤 活性
2024/11/2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5033)等资助下,南京大学戈惠明教授、谭仁祥教授和张博副教授研究团队,在trans-AT聚酮合酶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Lankacidin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trans-AT聚酮合酶的独特作用机制研究(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a trans-AT polyketide synthase in the b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探究湿地土壤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土壤酶 气候 活性
2024/9/2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5303、31988102、422305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团队在探究湿地土壤胞外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主导胞外酶对湿地排水的差异化响应(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underpin contrasting enzymatic responses to wetlan...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在微滴介导酶催化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酶催化 反应 活性
2024/9/14
微滴(气溶胶)是大气中的颗粒类型之一,是水相物质向大气转移的介质和信息载体。微滴(气溶胶)含有细菌、病毒、脂质及酶等微生物,但鲜有关于生物酶活性及其催化机制的研究。微滴化学研究发现,微滴(气溶胶)中部分酶的活性比普通本体溶液高1至2个数量级,而微滴增强酶活性的机制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丁家旺与秦伟团队通过振动斯塔克光谱,确认微滴(气溶胶)中界面处的过氧化物酶内部电场增强,并基于密度泛...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卤醇脱卤酶催化手性氧杂环丁烷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酶催化 合成 活性
2024/9/12
氧杂环丁烷(Oxetane)是一种四元环醚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而在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占据显著地位。例如抗癌药物Paclitaxel(紫杉醇)、抗真菌药物Oxetin(氧丁霉素)等都含有相应的结构。在药物化学领域,氧杂环丁烷作为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增强水溶性、调节亲脂性、提高代谢稳定性以及优化分子构象等。鉴于此,开发一种高效、高选...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甾体C1,2位脱氢药物中间体的酶法生产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药物 酶 活性
2024/8/27
在甾体药物母核A环C1,2位引入C=C双键后,能成倍增加其生理活性并减少相关副作用,因此1(2)双键是大部分甾体药物的必须官能团,研究甾体化合物的C1,2位脱氢反应是甾体合成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目前工业上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法脱氢,虽然避免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和有毒试剂的使用,但存在转化时间长、底物浓度低、转化效率低、产物收率低等“一长三低”问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水稻淀粉歧化酶调控籽粒结实与灌浆的分子机制(图)
酶调控 分子机制 活性
2024/8/1
籽粒的结实与灌浆是水稻产量形成的两个关键过程。在孕穗期,花粉粒中合成并累积大量淀粉。开花时期,粘附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粒降解淀粉,产生葡萄糖,为其萌发和花粉管在柱头中的伸长以及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授精提供能量。籽粒灌浆是胚乳中营养物质不断累积的过程,其主要来源于灌浆期水稻叶片中淀粉降解产物蔗糖。目前,水稻叶片和花粉中淀粉代谢如何调控籽粒结实与灌浆的机制仍不清晰。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生所在酶促不对称合成右美沙芬中间体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酶 合成 活性
2024/6/3
右美沙芬是使用广泛的镇咳药之一。右美沙芬的镇咳作用强度与可待因相近,但不具有上瘾性,不易引起便秘、镇静、呼吸抑制等副作用。(S)-1-(4-甲氧基苄基)-1,2,3,4,5,6,7,8-八氢异喹啉((S)-1a)作为工业生产右美沙芬的关键合成中间体,主要通过外消旋体的动力学拆分、铱或钌催化不对称加氢以及环己胺氧化酶与硼胺结合的去消旋化获得,但存在收率低、立体选择性不高、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